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采用長型“魚骨式”布局,一條長1.75km的中央通廊連接2個登陸大廳、1個接待大廳和19個展廳,包括16個2萬㎡的標準展廳、2個2萬㎡的多功能展廳和1個5萬㎡的超大展廳。
中軸線將展館劃分為一南一北兩側登陸大廳,展廳和登陸大廳屋面如起伏波浪,頂部天花延續波浪設計,與屋面形成超高施工難度的多曲面造型,表達“海上絲綢之路”, 寓意包容、開放及創新交流的精神內核。
這一頗具象征意味的精彩設計在晶宮裝飾擔綱的南登陸大廳得以最大程度的還原,備受甲方和設計機構的贊譽,個中原因固然是晶宮裝飾在深化設計、建筑施工等方面實力見證。
但也印證了在這個「設計為王」的時代,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平面的絢爛效果圖深化落地才是一個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
其中種種艱辛,讓我們跟隨項目經理的工作筆記得以一探究竟。
01
核心重點:多曲面天花鋁板設計還原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結構設計依據建筑造型及內部空間使用要求,基于同步的建筑信息模型平臺,采用完全擬合建筑外形的單曲立體桁架為結構基本受力單元。
99m跨度主桁架跨中矢高7m,為減小溫度作用對柱產出的拉力作用,桁架下弦上拱0.25m。桁架間距18m,展廳共9榀桁架,展廳屋蓋兩側利用配套功能用房采用框架體系。兩個標準展廳之間的42m跨度,采用同樣的結構邏輯,即桁架連續、框架連續的結構布置。形成了連續、清晰的結構體系,利于結構整體剛度、符合抗連續倒塌概念的同時賦予了建筑以結構美感。
晶宮裝飾擔綱的南登陸大廳總面積4.9萬㎡,施工重點在于登陸大廳天花面積約7300㎡的多曲面鋁板。
天花長寬高92m×80m×17m,如波浪般起伏翻覆,且波形高差達3.625m,與屋面波形設計形成多曲面結構。土建、結構交叉作業,機電、幕墻專業施工與設計變更同步推進、異形構件深化難度高等情況下,在實際工期僅3個月時間的緊迫工期中,晶宮裝飾是怎么做的呢?
項目經理介紹:多曲面鋁板天花吊頂系統定位現場測量與放線的精準控制是順利施工的前提,是整體質量控制的關鍵。
01 精準測量基本思路
根據總承包提供的起始點,
建立首級平面控制網。
在首級控制網進行控制點二、三級加密。
02 布控方式
高程采用四等水準布控。
03 緊密配合減少返工
在甲方或監理確認控制測量效果后進行軸線復測和埋件放樣。
晶宮裝飾在早期階段即通過分析多專業碰撞生成報告,協調變更且減少返工。結合初步模型及現場測量數據,構建符合現場實際的BIM面域模型。利用BIM技術深化天花斷縫,依據設計分縫原則對下單模型處理分縫,便于工廠生產,運輸和現場安裝。
多曲面天花的放樣運用三維掃描精準測量新型施工技術,結合BIM技術,對鋁板放樣,并確定各吊點標高,完成3568片鋁板下單及安裝。
02
中心難點:柱子陽極氧化鋁板施工
124根陽極氧化鋁板柱拔地而生,頂起白色巨浪,展廳及登陸大廳建筑屋檐規則的曲線形成豐富的光影肌理,構建出充滿生機及未來感的建筑空間。
由于國產的陽極氧化鋁板因鋁基材技術限制存在色差不穩定,細膩度、耐候性,膜厚均勻性等問題,且最高的陽極氧化鋁板柱高18m,直徑達到1.6m,板間工藝留縫要求僅4mm,為保證柱體品質和呈現效果,晶宮裝飾選用德國進口陽極氧化鋁板。
陽極氧化鋁板柱分「I」型及「Y」型,其中「Y」型柱安裝難度最大,為不影響地面施工,陽極氧化鋁板和大廳天花多曲面鋁板安裝均采用剪刀車和汽吊平臺作為施工平臺,并多次邀請德國工程師到現場指導安裝。
因進口材料生產周期較長,運輸難度較大,為保障項目進度,晶宮裝飾派專人前往德國監督生產,保證供貨穩定。
03
綠色理念,一脈相承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建設初始,就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以先進技術打造節能、節水、節材、低碳四維并存的一流展館,致力于打造全球能耗指標最低的會展中心。通過優化圍護系統+空調系統+照明及設備系統,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實現項目單位面積能耗約70.98kWh/㎡·a(僅為美國同類建筑能耗的46%,遠低于深圳市大型公建平均年能耗)。
同時,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擁有全球最大單體建筑雨水收集系統,通過優化雨水收集回用+市政用水+節水器具,每年降低市政用水42.21萬噸,雨水替代率3.1%。它也是全球裝配率最高的大型公建,通過優化全鋼結構+地上綜合管廊+可回收材料,降低了約1470萬元施工費用和建筑主體結構的運營維護費用。
高規格硬件配置、高顏值外觀設計、高水準配套服務,高要求環保原則,擁有“四高”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通過三場不同類型的展會展現出不俗的實力與潛力。隨著2019大灣區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辦,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也正式揭開承接中大型會展的序幕。
未來,期待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發揮出更強實力,為展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熱線
關注
置頂